失智非老年专利!社区防护+个案管理,防年轻型失智
台湾已进入高龄化社会,老年失智问题受到关切。不过,医师指出,失智症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根据统计,台湾目前约有1万2千位年轻型失智症患者,大都在青壮期发病,对家庭影响极大,亟需社会一起来关心。
新北市第一间失智共照中心在亚东医院挂牌成立。左起新北卫生局长林奇宏、卫福部护理及健康照护司司长蔡淑凤、亚东医院院长林芳郁。(图片提供/亚东医院)
新北市第一家失智共同照护中心,8月3日在亚东医院正式挂牌成立。由于新北市是全台湾失智人口最多的县市,有超过3万的失智人口,新北市政府首创失智症个案管理服务制度与社区失智防护网,希望能让失智患者获得最好的照护。
失智症像是半个精神病人
亚东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甄瑞兴指出,失智症就像是半个精神病人,会出现许多精神疾病的症状,如幻觉、妄想、急躁与不安等症状。不过,不同的是,精神病患者有「个管师」制度,医院会追踪患者,家属也知道遇有问题该向谁联系、求救,失智症并没有。
有了个案管理服务制度,家中若有疑似失智症患者,可由个案管理师协助家属,从患病初期的认知障碍、确诊、到后续的医疗照护,提供持续性的追踪管理,并链接社会资源,除了可减缓退化,也支持患者家属在照护病人过程有所依循、依靠,减轻压力。
失智非老年专利!社区防护+个案管理,防年轻型失智
年轻型失智症是指65岁以前发病,又以早发型阿兹海默症最常见。
年轻型失智 家属心中的痛
甄瑞兴医师强调,年轻型失智症是指65岁以前发病,门诊中也有不少患者50岁左右就罹患失智症。由于正值壮年,往往也是家庭重要支柱,年纪轻轻就生病,往往被迫提早退出职场,对于家庭影响重大。
年轻型失智症以早发型阿兹海默症最常见,多与脑部长类淀粉蛋白质沉积物,影响神经传导有关,且根据统计,这类患者多有家族性遗传,约占5成。初期多见记忆力变差、反应变慢,工作常常无法顺利完成,且情绪容易激动、焦躁易怒。
年轻型失智者患者 需要关心
目前失智症的社会福利资源几乎都偏向于老年失智症,但年轻型失智者的特性与老年失智者并不相同,在寻求协助时经常遭到拒绝,或是勉强使用不合适的服务机构而适应不良,内心满是挫折无助,需要大家一起关心。
,面对高龄化浪潮及失智人口的增加,建议民众日常生活中要多动脑,像是阅读,参与社区活动,增加与人的交互,以及适当运动,像是健走,提升体能,或从事球类运动,也有助刺激脑部,延缓病情的发展速度。有年轻型失智症家族史者,可考虑接受基因检测,有助及早因应。
该文章《失智非老年专利!社区防护+个案管理,防年轻型失智》由网友『〆 ﹏为 你 伏笔。』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