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脚到头多处静脉阻塞 差点小命不保!
有一些人有凝血功能异常的问题,会发生受伤时出血不止,或是血凝调控功能问题造成血栓形成异常,引起缺血性坏死。甚至有人从脚到头多处静脉阻塞,差点小命不保。血栓虽然无法治愈,但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经过每天服用药物,其实,行动与生活可以回复正常。
彰化基督教医院为了配合第二届世界血栓日,特别举办庆祝活动,希望患者积极治疗,重拾正常生活。
1名32岁顾先生,在17岁的时候因为腰痛就医,当时发现肾脏栓塞,经过治疗病况缓解后出院,本以为只是偶发事件,在他19岁的时候又因为咳血,而至彰化基督教医院求治,经过诊断为肺栓塞,因为反复发生血栓,且家族中也有人有相同的问题,进一步检查发现他的凝血调控功能异常,诊断为抗凝血酶缺乏。
血栓包括动脉或静脉血管阻塞不通
当时给予抗凝血药物治疗,状况稳定后出院,因病人自身认为已无大碍,便没有回门诊继续追踪,但在民国94年23岁时又发生上肠系膜静脉栓塞、门静脉栓塞,以及脾静脉造成小肠缺血并发肠坏死,不得已只好将坏死的肠子切除。经过医疗团队治疗,终于保住了性命,至此便长期使用抗凝血剂,预防不正常的血栓形成。
血栓即是血管(包括动脉或静脉)阻塞不通,动脉血栓包括脑中风、心肌梗塞及末稍动脉阻塞等;静脉血栓则包括深层静脉栓塞、肺栓塞及门静脉栓塞等。下肢深层静脉栓塞临床上很常见,其症状包括下肢肿胀、疼痛以及患处皮肤变褐色等。
血栓即是血管(包括动脉或静脉)阻塞不通。
从脚到头多处静脉阻塞 差点小命不保!
有人从脚到头多处静脉阻塞,差点小命不保。
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包括受伤、开刀、怀孕生产、久坐或久卧不动、心脏衰竭、癌症、抗磷脂抗体症候群、骨髓增生等后天性原因或是先天性遗传,但也有病友是完全找不出原因的。
台湾静脉血栓症发生率较国外低
在欧美地区白种人遗传性静脉血栓好发症的病因最大宗的是第二、第五因子突变,但台湾地区遗传性静脉血栓好发症的主要病因则是S或C蛋白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这个发现曾对于静脉血栓好发症的医疗和防治有很大的助益和贡献。
根据彰化基督教医院内科部协同主任及台大医院名誉教授,以及台湾血栓暨止血学会理事长沈铭镜医师的研究,不明原因静脉血栓症约有50%是先天性遗传,一半则不知道原因。根据研究,白种人的静脉血栓症大人每年发生率大约1,000人中1-2人,45岁以后急遽增加,男人稍多于女人;我国发生率较低,大人1,000人中每年发生率可能在0.5人以下。
目前血栓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服用抗凝固剂,可以有效控制血栓恶化,血栓虽然无法治愈,但经过积极的治疗,除了每天服用药物外,行动、生活与一般人无异。
沈铭镜教授表示,凝血功能对正常人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一般轻伤都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并发症,在这些有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身上,一旦身体处于一些可能造成血液滞留或是伤害的时候,身体无法良好的调控凝血功能便会造成可怕的并发症,所幸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许多的检查以及药物发明,再加上有一个坚强的团队来照顾病人,这些病人才得以像正常人一般生活。
世界血栓日 想一想静脉血栓
国际血栓及止血学会于去年开始将Virchow教授的生日10月13日订为「世界血栓日」 (World Thrombossis Day)。今年是第二届世界血栓日,主题为『想一想静脉血栓』 。彰化基督教医院为了配合第二届世界血栓日,特别举办庆祝活动,希望患者积极治疗,重拾正常生活。
该文章《从脚到头多处静脉阻塞 差点小命不保!》由网友『随手丢我』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