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新利器!三度空间心脏超音波
不论在东西方的古代世界中,心脏这个器官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灵魂或思考之所在。这个迷思,直到西元十六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哈维(William Harvey) 提出循环的学说之后才被打破,心脏这个器官才开始被认为是供应全身血液循环的帮浦。近数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心电图、心脏超音波、心导管、甚至是心脏电脑断层检查这几项技术的发展,使得心脏疾病诊断的技术突飞猛进,许多病人也得以受惠。
在这几项技术中,心脏超音波的发展尤其迅速。不论是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缺氧、心肌病变、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评估方面的诊断都可以应用心脏超音波来加以解决。心脏超音波因为除了可提供丰富的临床信息外,在不具侵袭性,且没有辐射线暴露顾虑的特点下,这项技术已被广泛的使用。
,以往心脏超音波最多为二度空间的影像,临床医师只能凭经验及想像在心中仿真心脏结构之三度空间图像。倘若如果真的要取得三度空间的影像,则需经过繁复且耗时的影像处理系统来加以重组才能获得。最近一年来,我们已可以应用即时三度空间心脏超音波这项新的技术来获得即时且动态的心脏结构影像。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在近一年以来,已应用此项技术于十余位有主动脉瓣或二尖脉瓣疾病的病人身上。
有了这项新的诊断利器,临床医师可以对瓣膜缺损的程度或瓣膜病变的原因作更详细的解析。除此之外,对于那些需要手术修复瓣膜的病人来说,这些及时的三度空间影像,更可以让心脏外科医师能够更详细且明确的做手术前的规划。除了心脏瓣膜的疾病外,我们也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对心脏的收缩功能作更全方位的评估。
除了即时三度空间心脏超音波的技术外,心脏超音波的一些新的功能参数,例如心肌形变(Strain),形变率(Strain rate),二度空间形变(2 Dimensional strain),以及组织都普勒 (Tissue Doppler),都可以应用在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及心肌缺氧及心肌存活率的估算上。
有了上述这些新利器,相信临床心脏科医师借此能对就诊的病患作更即时及准确的心脏疾病诊断。
该文章《诊断新利器!三度空间心脏超音波》由网友『【岁月的牵绊﹏】』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