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忽高忽低 降血压药何时吃?
Q每天的血压值高高低低,在什么状况之下,就得开始吃降血压药?
传统做法在经过饮食调整及规律运动后三至六个月,如果血压仍然无法控制在目标值之内,那么就得开始服用降血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但台湾高血压学会秘书长、台大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王宗道表示,最近的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只要一开始出现高血压现象,就代表着中风风险、心血管疾病风险即产生。
为了避免这些随时引爆的危机,目前的高血压治疗指引均建议医师早期就先用药物来降低血压,但若可以配合饮食、运动等生活方面的控制且做得不错,就有机会可以减药,甚至停药;如果服用高血压药物后,血压仍然无法下降,还必须考量是否有其他疾病造成血压难以控制。
双和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赖志泓表示,人的血压本来就会高高低低,且影响血压的因素相当多,不能单以一次的血压值来断定是否有高血压,而是得测量多次血压值,若是大多数测出的数值都偏高,才要怀疑有高血压的问题。,要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压,建议民众可在家中多次测量血压。
至于如何正确量血压呢?量血压务必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如果多次测出的血压值都偏高,再到医院由医师确诊,先前在家中测量的血压数值,也应该带至医院,做为医师诊断时的参考。
除了得多次测量血压,观察血压的变化之外,由于情绪、压力、活动等,都会影响血压的起伏。所以,依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准则,测量血压必须是在休息后,心平气和下的情况下测量,此数值也才具参考的价值。
建议早上在起床一个小时内,先不吃任何药物前测量;晚上则是在睡前一个小时内测量。早晚各测量两次,两次时间间隔1分钟。不少民众认为,每次在家测量的血压值都不一样,干脆不量,这是错误的做法。
因为医师在拟定高血压治疗策略时,居家量测血压值的参考价值,其实是高于求诊时所量的血压。台湾高血压治疗指引建议将一个星期的居家血压量测值平均作为治疗参考。
通常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都会偏高,但部分、特别是老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往往高于160mmHg,舒张压却低于90 mmHg,属于「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但这类患者日后发生中风、心肌梗塞的危险机率,其实与一般高血压患者一样。,不管是收缩压或是舒张压,只要有任一个数值偏高,就是罹患高血压了,就应该接受治疗。
更精彩内容,请见【常春月刊361期】
该文章《血压忽高忽低 降血压药何时吃?》由网友『欧美疯子』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