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的症状 心梗的症状及治疗

健康养生 2023-06-01 12:10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部分阶段心肌缺血性坏死。心肌梗塞常并发心律失常及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临床常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痛,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以及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一系列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下面就介绍一下心肌梗塞的症状。

 
按临床过程和心电图的表现,心肌梗塞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但临床上心肌梗塞的症状主要出现在急性期中,部分病人还有一些先兆症状。
 
一、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
 
约1/3患心肌梗塞者突然发病,并无先兆症状,而2/3患者发病前有先兆症状。突然发生或出现较以往更剧烈而频繁的心绞痛,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以往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等,这些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如此时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塞。
 
二、心肌梗塞的症状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起始症状差异极大,有些起病急、症状严重;有些症状轻微,未引起注意而未就诊;有些无明显症状,为无症状性心肌梗塞。
 
1.疼痛
 
疼痛是最常见,最早出现的心肌梗塞症状,也是最为突出的起始症状。表现为疼痛部位、放射部位、疼痛性质与过去心绞痛相似,但程度严重,常难以忍受。主要为胸骨后或心前区,有时上腹或剑突处压榨性疼痛,或紧缩感。多伴大汗、恐惧、濒死感。持续时间大于 30min,可长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或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晕厥
 
心肌梗塞患者会突然发生晕厥,常见于急性下壁心梗早期。
 
3.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也是心肌梗塞症状的一种表现,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偶见腹泻及顽固性呃逆,由于刺激膈神经而产生。
 
4.心脏性哮喘
 
常见于广泛前壁心梗,再以各种严重心律失常起病。多发生在心肌梗塞发病24h内,是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
 
5.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也是心肌梗塞症状的表现。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律失常无胸痛或疼痛不明显,而以各种严重心律失常起病。多发生在发病24h内,是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6. 心力衰竭
心肌梗塞也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数日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发生率约为20%-48%,为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和顺应性降低所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进而发生右心衰竭的表现,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痛和水肿等。右心室心肌梗塞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
 
7.脑缺血症状
 
心肌梗塞症状表现在脑缺血方面的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意识迟钝或神志不清。多由于心梗后心排血量降低导致弥漫性脑缺血,多见于伴脑动脉硬化老年患者。
 
8. 全身症状
 
心肌梗塞的症状在全身的症状表现主要是全身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塞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一周左右。
 
,心肌梗塞的症状还会因人而异,有其他很多具体的表现。所以,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感觉的变化。
 
   心梗的症状有哪些呢?心梗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肌梗死也叫做心肌梗塞。心梗患者在出现异常感觉后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检查,避免疾病的发生。
 
  心梗的症状1、前驱症状(先兆征现象) 约20%~60%的心肌梗死患者有前驱症状,以频发心绞痛和/或心绞痛加重为最多见,亦可表现为休息时或较轻活动时发生胸部不适。
 
  心梗的症状2、胸闷痛症状除呈典型心肌梗死表现外,也有胸痛为反复多次发作缓解交替,呈波浪型发展而难以确定哪一次是造成心肌梗死的胸痛;少见亦有无胸痛症状者,特别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者。
 
  心梗的症状3、其他症状 约有50%以上的病人可出现恶心和呕吐,特别多见于有下壁梗死的患者;少数还会出现难治性呃逆;其他尚可有极度虚弱、出冷汗、心悸甚至濒死感觉。
 
  心梗的症状4、体征 随心肌梗死患者所出现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心电图变化及心脏组织结构受损情况而出现相关体征
 
,心肌梗塞的症状还会因人而异,有其他很多具体的表现。所以,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感觉的变化,如感到不适,要及时就医。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和治疗护理
 
急性心梗发病前,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慌、气急、烦躁、心绞痛;还可有上腹部疼痛;少见的有胸闷憋气,左颈部或左上肢发麻、头晕等前驱症状。
 
   急性心梗的临床症状差异极大,有的患者发病急骤,极为严重,未来得及送至医院就已死亡(约占1/3);有的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为无症状性心梗或症状很轻未引起患者注意(约占1/4-1/3);约1/3-1/2入院诊治。  
 
    疼痛是急性心梗最常见的起始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胸部正中)直到咽部或在左胸部的心前区,可放射到左肩背部、左上肢甚至左手指。疼痛有时在上腹部,胸骨下段后部常有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疼痛部位常与患者本人心绞痛部位相同,但程度较重,可表现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或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濒死感。不同患者疼痛程度的差距很大。持续时间一般比心绞痛长,持续30分钟以上,甚至长达10余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
 
      但有一部分患者以突然晕厥为起始症状,表现为心跳极慢,血压降低以及恶心呕吐等;也有人发病即为心室颤动,表现为猝死,多发生于医院外;也可表现为胸部憋闷、呼吸困难、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出汗、口唇发紫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
     以休克为起始症状的患者会感到虚弱、大汗,如从座位滑下,站立时摔倒或有一过性意识丧失,程度较轻者出冷汗、头晕、脸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冰冷、尿少或无尿;
    也可有胃肠道不适的表现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上述为患者发病的起始症状,但患者可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的心电图会有特异性的变化,坏死的心肌组织释放到血液中的酶和肌钙蛋白会出现动态演变过程,即在急性期血液中这些物质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随着病情好转及损伤修复,会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医生由此初步判断病人心肌梗死发生的时间、梗死范围和程度,估测冠脉血管的病变情况。
 
    急性心梗的预后主要与出现两组并发症有关,即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还可以出现负责心脏瓣膜开闭的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血栓脱落造成的脑、肾、脾、四肢或肺动脉的栓塞,也可出现心室壁瘤甚至心脏破裂的可能。大多数急性心梗病人院外死亡是由于突发室性颤动所致。绝大多数室颤死亡出现于症状开始后头24 小时,且其中一半以上出现于1小时内。所以及早发现、及早住院,尽量缩短胸痛开始到适当治疗的时间成为救治的关键。急诊行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尽快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供血,是目前有条件医院治疗急性心梗的首选方法。抗血小板和抗血栓治疗能提高急性心梗病人的生存率,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开始用药,效果最为显著。经上述治疗后仍有持续的或反复的胸痛,或者有高危冠状动脉病变,应考虑外科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手术。
 
    病人一旦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送至医院或院内病人严格卧床休息、吸氧,可含服硝酸甘油,紧随静点硝酸甘油,如疼痛不能立即缓解,可用吗啡等强镇痛剂,缓解疼痛,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肌供血。
 
    在饮食方面,由于有呕吐和吸入食物的危险,在梗死后4-12小时,病人应禁食或仅饮清淡液体,以后随着症状的减轻而逐渐增加稀饭、面条等半流质及其他容易消化的半流质,宜少量多餐,菜单应富含钾、镁、纤维但低钠的食品。并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时血压、心率升高加重病情。
    在梗死的最初几个小时增加心脏的工作会扩大梗死范围。,急性心梗病人在发病头12小时应保持卧床休息。如没有其他并发症,在24小时内应在监督下鼓励病人将脚悬摆于床边而重新开始垂直坐位。如没有低血压,在第三天病人就可在房间内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频率,也可淋浴和站在浴槽洗澡。在梗死后第五天,病人应每天增加活动直至每天步行3次,每次150米。除病重者外,卧床时间不宜过长,症状控制、并且稳定者应鼓励早期活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及早康复。目前在美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平均住院日为5-6天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