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火 清法各不同
健康养生 2023-06-09 19:45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中医古代文献对上火没有系统的论述,中医对火的认识却十分丰富,早在《黄帝内经》就记载了多种“火”的概念,如“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文围绕上火与五脏的关系,来探讨上火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
五脏与上火关系密切,五脏功能失调都可导致上火,,对于上火,在病位上要分清具体脏腑;在证候上要分清虚实,实火宜清,虚火宜补,尤其是脾胃虚弱以及肾阳虚衰导致的虚阳上浮之证,不可一味清火。只有辨证准确,选准方药,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1.心与
心为人之主宰,心火也称君火,开窍于舌,舌体可反映心的病变,如心火亢盛,则出现口舌生疮,可用泻心汤治疗;心主神明,心阴虚火旺则会出现心烦、心悸、失眠等证,可用黄连阿胶汤等治疗。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移于小肠,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则出现小便黄赤等,临床上可服用导赤散,也常用竹叶、莲子心、牛黄上清丸等药物清心泻火。
2.肝与上火
肝为将军之官,相火内居,体阴而用阳,得真阴以涵养,主疏泄。若疏泄不及,则郁而化火;疏泄太过,则肝气上逆可导致上火。肝火除可见眩晕耳鸣、头胀头痛外,目赤肿痛也是常见症状。如疏泄不及,郁而化火的,采用木郁达之的方法,可用丹栀逍遥丸;疏泄太过,气火上逆的,可用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
上一篇:善察细节中医四诊更准确
下一篇:早期发现肺癌要靠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