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脑卒中高发
秋冬,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今年的世界脑卒中日,聚焦在一种易被忽视的卒中类型轻型卒中。专家们提醒,这或许是脑卒中来袭前的预警信号。由于症状如手臂无力、口嘴歪斜、言语不清等只是一过性的,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且程度轻微,很容易被大众,甚至是医护人员所忽视。
目录指引我们探索更多关于脑卒中的话题:
酗酒与脑卒中的关联
我们的脑袋里大约有140亿个脑细胞,每天会有约1000个细胞离我们而去。酒精,这种亲神经的物质,有着神经毒性。它直接攻击脑细胞,使之溶解、消亡。长期饮酒的人,脑细胞死亡速度加剧,脑萎缩逐渐严重。随着脑血流量的减少和脑内葡萄糖代谢率的下降,脑功能逐渐减退。酒精中毒不仅是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也是老年人脑卒中的一个重要隐患。长期饮酒会升高血压,改变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为脑卒中埋下隐患。中等量和大量饮酒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2-3倍。
秋冬:脑卒中的“狂欢季”
秋冬之交,脑卒中高发。洪华教授,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会的会长,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缘由。脑卒中,中医称之为“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目前,中国有约700万脑卒中患者,每年新增病例近200万。虽然主要患者群体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高盐高糖饮食、肥胖等因素,脑卒中的年轻化趋势明显,30-40岁的患者屡见不鲜。大量研究指出,“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缺乏运动、吸烟、肥胖等也是常见的风险因素。气候也是一大诱因,冬季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北方地区尤为明显。
肥胖:脑卒中的“帮凶”
专家指出,“肥胖的人更容易引发高血压,而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首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不规律的饮食和缺乏运动,脑卒中的发病已经趋于年轻化。专家们深入解析了这一问题。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症状包括头晕、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甚至危及生命。它具有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复发的特点,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为了应对这一健康威胁,卫生部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
介绍脑卒中背后的故事:从预防到康复的全程解析
你是否知道,我们身边可能就有一些正在与脑卒中抗争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健康杀手,探讨如何有效预防与康复。
对于那位已患高血压6年的年轻人和曾经历过脑出血的勇士来说,他们的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药物依赖过度,滥用保健品和补品,导致病情恶化。为此,专家们特别强调,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限酒。老年人要定期检查身体,坚持锻炼;而年轻人也不应忽视身体健康,需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当我们走进“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世界,会发现这是一个关于运动与协调的战场。脑卒中后,患者常面临各种功能障碍,其中偏瘫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过去,“挎篮画圈”步态被认为是脑卒中患者的必然后遗症。但现在,正规的康复训练为患者带来了希望。经过积极的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偏瘫的后遗症。康复训练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制定治疗方案。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剂量依赖性、时间依赖性”的原则。
在康复过程中,一些人可能因为错误的训练方法而导致关节损伤、肌肉拉伤等问题。例如,不适当的肌力训练可能加重痉挛,过早练习走路可能导致“划圈”步态。康复训练不仅仅是力量训练,更是运动协调性的训练。
那么,如何诊断脑卒中呢?通过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获取病史和体征资料。接着,进行脑部与血管病变检查,如头颅CT或MRI、颈动脉双功超声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也是必要环节。诊断流程还包括病因分型,以更准确地找到病因。
当你或身边的人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面部麻木、说话不清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脑卒中的诊断与康复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切勿盲目自行处理。
脑卒中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预防、康复和正确的诊断方法来应对。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抵御脑卒中的威胁。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标准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治疗诊断标准明确且严谨:
患者需急性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数表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需持续数小时以上;随后,需排除非脑血管性脑部病变;通过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并确认有责任缺血病灶。同时满足①至④项可能为缺血性卒中,同时满足①至⑤项则可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
那么,如何识别脑卒中的征兆呢?
脑卒中常见的征兆是突发性的面部、手臂或腿部软弱,而这种症状往往发生在一侧身体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症状需要关注:
1. 面部、手臂或腿部的麻木,尤其是一侧身体的麻痹;
2. 语言障碍,包括说话困难或无法理解他人言语;
3. 一眼或双眼的视觉模糊;
4. 行走困难,出现头晕、走路不稳或不协调;
5. 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
6. 晕厥或意识丧失。
温馨提示: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高危人群,脑卒中的预防尤为重要。脑卒中被誉为“急症中的急症”,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必须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一旦患病,应立即进行有效治疗,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尽早恢复健康。了解脑卒中的诊断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