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总是在夜间发作?主要是这4个原因,现在知道做好预防还来得及
夜深人静,不少痛风患者却被病痛唤醒,那种关节的剧痛仿佛被冰水穿透,从头冷到脚,仿佛脚趾被无情啃咬。这种痛苦,许多人都不解为何总在夜晚袭来。其实,痛风的夜间发作,背后有这四个深层原因。
为何痛风偏爱在夜间出没?
一、夜晚尿酸浓度过高
夜晚,是痛风爱出没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的尿酸浓度过高。当人体内的尿酸堆积过多,就会在关节腔内形成细微的尿酸盐结晶,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夜晚,人体摄入水分较少,加上呼吸和出汗导致的水分流失,使得睡眠中的尿酸浓度升高,诱发痛风。解决方法是白天多喝水,晚上保持室内湿润,并在口渴时饮用温水。
二、激素分泌减少
人体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预防和治疗痛风有着重要作用。这种激素的分泌在午夜至清晨期间处于低谷,对痛风的控制力最弱。痛风就会趁虚而入。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进行预防。
三、缺氧
许多人在睡眠中会打呼噜,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严重的打鼾可能导致反复呼吸暂停。这种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氧浓度降低,引发机体核苷代谢增加,进而产生大量嘌呤物质。嘌呤代谢后的产物就是尿酸,尿酸过高就会引发痛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侧卧、抬高枕头以保持呼吸通畅,对于肥胖患者,适当的减肥也是必要的。
四、温度降低
夜晚,人体的代谢速度减慢,体温下降。这时,尿酸盐的饱和度也会随之降低,容易在关节腔内沉淀,诱发痛风。患者在睡眠时要做好保暖工作,盖好被子,冬天时还可以穿上厚袜子睡觉。
痛风的夜间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外,预防痛风夜间发作还需要从运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等方面入手。特别是根据导致痛风夜间发作的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可以有效减少痛风的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每个痛风患者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