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方法
一、保守治疗
对于颈部疼痛、颈部活动有限以及轻度神经症状如手指麻木的患者,应选择保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膏药外敷、温暖理疗、支架治疗和注射药物。其中,口服药物常包括止痛解痉剂、抗炎镇痛剂和肌肉松弛剂,还有维生素B12制剂用于改善神经症状。膏药外敷可缓解局部疼痛,具有温凉效果的膏药效果更佳。温暖理疗如石蜡治疗对缓解症状非常有效。支架治疗的目的是保持颈椎稳定,防止颈椎的非生理运动,包括软支架和硬支架两种,制动2~3个月后症状可得到缓解。应避免选择颈椎间歇牵引和按摩治疗,以免症状加重。注射药物如抗炎镇痛剂、维生素B12制剂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二、手术治疗
1. 基本原则: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缓解骨化后纵韧带对脊柱和神经根的压迫,手术要求小心、耐心、精细,以避免手术治疗失败。
2. 手术方法:
(1)前减压法:适用于骨化范围小于3个椎体的病例。手术步骤包括切除椎间盘、咬除部分椎体、切除骨化物,使骨化物向前浮动,从而减轻对脊髓的压迫。术后治疗包括CT观察、支架支持和症状改善。
(2)后减压法:适用于多个椎体后纵韧带骨化的病例。手术时进行椎板切除术或椎管扩张术,以达到减压效果。术后一般卧床2周,逐步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约2~3个月后出院。
三. 手术并发症
至于后路手术,其并发症主要出现在椎板减压过程中。如果侧面的硬膜不慎受损,同样也会导致脑脊液瘘。纤维蛋白糊通常能够起到一定的愈合作用。万一硬膜再次受损,就需要采用人工硬膜进行修复,此时必须严加防范感染的发生。
(二)关于预后
在众多的手术案例中,作者对于前后路手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病程短、发展迅猛、尤其是年轻的患者,手术效果往往十分理想。对于老年病例和创伤后的患者,疗效可能会相对较差。这主要是因为许多老年病例的病情多次发作、逐渐恶化,导致脊髓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在创伤病例中,由于骨化物压迫,脊髓长期处于病理状态,创伤往往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手术中还面临着其他问题,比如多段椎板切除后可能出现的椎节不稳定,以及前减压术中椎管长度的限制等。为了获得最佳疗效,应尽快处理和解决脊髓症状。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及时手术是确保良好预后的关键所在。
总体来说,无论是前路还是后路手术,都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