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介绍及处理方法
鼻出血,人们常称之为流鼻血,这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或许你曾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或午后,突然发现鼻孔间流淌着鲜血。这看似小病小痛,却可能是身体某些部位发出的警告信号。
鼻出血的症状表现各异,有时仅为单侧鼻孔微微渗血,有时则可能呈现双侧鼻孔汹涌出血。这种出血可能是间歇性的,也可能持续不断。出血量也因人而异,轻微者仅在擦拭鼻涕时略见血丝,严重则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尽管大部分鼻出血能够自行止血,但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
那么,鼻出血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归结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局部原因中,鼻子受到创伤或挖鼻过深是最常见的诱因。鼻中隔局部黏膜薄、结构异常或受空气刺激也易导致出血。对于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的患者,出血现象也较为常见。少数病例可能与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肿瘤有关,如血管瘤、恶性肿瘤等。
全身原因则涉及多个方面。动脉压过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可能导致鼻出血。静脉压升高、急性发热传染病、血液疾患、肝脾疾病、风湿病等都可能成为鼻出血的幕后推手。甚至一些中毒和代偿性月经情况也可能引起鼻出血。
面对鼻出血,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而精确的检查,这其中包含了病史询问、出血部位的快速定位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可以了解患者出血的一侧及以往的相关疾病情况。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操作如使用含有肾上腺素的棉片寻找出血部位,可以更精确地确定出血点。
鼻黏膜中的筛前动脉、鼻腭动脉和上唇动脉的分支在黏膜浅层相互交织,这里是常见的出血区域。鼻中隔前端底部、鼻腔顶部等也是可能的出血点。对于头部和面部创伤的患者,还需特别关注鼻腔顶部的检查。
严重鼻出血患者往往双侧都有血迹,因此全面的检查与未来的治疗效果息息相关。除了简单的了解和学习一些止血方法,对于严重的鼻出血患者,还应充分了解其全身状况并尽快就医。
鼻出血虽然看似小事,但却可能隐藏着大病因。我们应该关注身体的每一个小变化,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确保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