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请用平常心对待恐龙
《生命之树》大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我承认大致看懂了那么多)一个50年代德州的普通家庭因为意外失去了一个儿子,影片随着悲痛的女主人的祈祷进入了“上帝视觉”,从宇宙起源到地球上的生命诞生和演化,似乎在无形中表达了造物主的存在。之后影片又进入了这个家庭中的长子的视角,成年后的他在现代社会处于一种迷失自己的状态。随着他在记 视频2011戛纳竞赛片《生命之树》片花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忆中找寻自我,观众又被带回到50年代的那个普通家庭,通过这个长子成长的经历,影片又回归到了一个朴实的主题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尤其是父母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他们各自表达爱的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定型所起的作用,而这种家庭中的关爱也是人一生中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也许是影片的开头部分和后半部分的跳跃性和节奏感反差太大,也许是后半段叙事方式的平淡和看起来高深莫测到了一种自恋境界的隐喻,影片在片尾字幕还没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发出猛烈的嘘声,但与之相对的是在字幕出现后,也有大量媒体评论家报复性地给予热烈的掌声,于是在电影院里就形成了嘘声对掌声的有趣局面。平心而论,哪怕是仅从画面的美感来说,影片也不至于会让我吝惜几下掌声。且不说那长达15分钟媲美Discovery水准的“宇宙和生命诞生”戏,聚焦在那个普通德州家庭的镜头也充满诗意,影片并非简单地通过几个煽情、充满真善美的段子来表达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爱。事实上在影片的大多数时间里,我都能感觉到在这种诗意的外表下,作为主角的那个男孩不断面临着走向阴暗面的那种不安情绪,甚至一度让我觉得影片会走向某种黑暗的转折,所幸的是这一幕并没发生,影片的结局是积极且易为人理解和接受的,不管经历了什么,到,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爱还是能够传递到对方身上,童年的一些对父亲的怨念最终也在记忆中找到了释怀的理由。
影片以圣经约伯记的一段话作为开场絮语,中间也利用情节穿插了一段约伯的典故,我对圣经完全没有研究,我也很难体会到这个故事在这个方向上的一些隐喻(如果存在的话),但这到并不妨碍对影片中人物象征意义的理解,通过女主人在一开始的旁白就可以知道,片中这位小男孩的父母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人生中的两种引导力量,母亲象征着仁爱,而父亲则代表了他在成长中要面临的挑战。母亲的扮演者杰西卡-查斯坦(Jessica Chastain)所面临的压力并不大,本身也不算红星的杰西卡在片中的旁白比她的表演更令人印象深刻。相对而言布拉德-皮特所饰演的父亲一角就要复杂的多,你可以说这个苛刻到近乎残酷的父亲不是一个好父亲,但却不能说他不爱自己的儿子们,而作为影片主要视角的大儿子,他在父亲和母亲之间的选择和彷徨正是构成了后半段的主线剧情。
作为好莱坞最头牌的男星之一,布拉德-皮特绝对不会缺少出演商业大片的邀请,但在近些年他主演的却全部都是比较精致的独立电影,比如《阅后即焚》、《本杰明-巴顿奇事》和《无耻混蛋》等,本片很显然延续了这种苗头,而他在片中的戏份虽然有限,但在演技方面还是表现出了不俗的状态,那种近乎法西斯的严父形象让人反感,但在表达自己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时又充满说服力。执导本片的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近40年的职业生涯里仅执导过5部长片,而且每一部的气质都很类似不缺大牌明星捧场,不缺话题的故事,但最终的效果总是多少有些匪夷所思,令人费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年号称《拯救大兵瑞恩》劲敌的《细红线》(The Thin Red Line),《细红线》拥有比《大兵》豪华的多的演员阵容,也是一个热门的二战战役,却在票房惨败的也没能在口碑上占得上风。究其原因,恐怕那种自得其乐的多线式叙事方式和不够畅快的节奏感难辞其咎,而这个问题在《生命之树》中也同样存在。
不管怎么说,在我看来《生命之树》至少不是个浪费时间的电影,从不少评论记者们的议论中也能感受到大家还是很认可影片的美感。有趣的是很多人对影片“物种诞生和演化”篇章中出现的恐龙感到非常不可理解,甚至诡异到了一种可笑的地步,剧组在发布上也坦承关于恐龙的出现他们也进行过激烈的辩论,结论大家都看到了,但过程和细节却似乎被剧组有意回避(也许是因为马力克本人缺席发布会的缘故)。而这个有趣的现象到恰恰给了我一些提示,既然这个篇章想要表现的就是物种的起源和演变,那么这个过程中出现恐龙又有何不妥?为何没有人对那些水母评头论足?难道仅仅因为恐龙主演过《侏罗纪公园》变成了明星,所以马力克将它们请来就为了哗众取宠赚取眼球?我相信在最近三部电影里汇聚了差不多1打好莱坞超头牌影星的马力克并不需要这么做,于是这个问题就反抛给了我们自己,也许我们想得太多了,不光是恐龙,对整部电影都是如此,也许我们都已经看懂了,只不过不愿意相信而已。
,吐槽一句,西恩-潘扮演的是成年后的这个长子,除了露了几秒忧郁的老脸和沧桑的背影外几乎没有任何表现。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