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大于态度梁宏达(沟通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沟通中什么是最重要

生活常识 2023-05-24 08:08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沟通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在沟通当中,我认为能够为对方着想是非常重要的。换句话来说就是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也就是换位思考。只有当你跳出你现在所处的方向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时候你就被困在这当中,没有办法跳出来。一旦你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你就会发现你所做的所谓的是有多么的不合理。

在沟通的时候应该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这些问题,那么我错在哪里,我又是对在哪里,而对方是错在哪里对在哪里,这些都是要非常清楚明白的,因为问题有时候就是基于这种矛盾之上需要去解决的。能够我站在你的角度上面去看待这件事情,就是沟通的最主要的核心,有了这个就可以把沟通变得非常容易的起来。

而沟通其实不仅仅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面去思考,而且还要有能够让对方能听进去的话,就是一种语言的表达能力。当你们两个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如果对方不愿意听你的话,不愿意听你所说的问题,那么你就可以借别人的口来传播你想要说的东西。这个就是第三方的重要性,有时候两个人在吵架的时候,互相都是听不进去对方的话的,这时候有一个第3人进来就会让你们的局势变得缓和起来。

这个中间者就可以调节你们两个的矛盾,可以对你们说一些,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面去看,看到了什么。而且沟通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在沟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并不能太过激动,这时候如果你太过激动就会失了你的理智,有时候所说出的话就不是你想要说的话。

沟通正确方法

一、不要总是以自己为中心
在交谈时也要注意一个重要的点,不要总是以为自己说的话、做的事很重要,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别人的就不重要,这种情况是要杜绝的,这样很容易会造成别人的反感,而且还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沟通态度,尊重对方
沟通时的态度也是很关键的,在沟通时应该要谦虚、友好地和对方交流,而且在交谈时要尊重对方,在交谈过程中身体要保持身体前倾,不可以后仰,而且不可以将整个身体靠在椅了上,那样整个人会显得懒散。
三、谈话时要懂得倾听
倾听也是沟通中要注意的一个点,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还要倾听对方表达的东西,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语言沟通,否则就像“鸡和鸭讲一样”,这样沟通根本就达不到效果,而且还很容易会产生误解。
四、谈话时要适时回应
我们要懂得回应,如果别人很有兴致地说了一大堆话,你也没有任何表示,那会让人觉得很尬尴或者是没意思,这样淡话也只能草草收场,而且对你的语言沟通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平时和别人谈话的时候就要适时的回应别人。

在与人沟通时,是说话的态度重要些还是说话的内容重要些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态度重要。我也是不可例外的。尤其是我觉得在别人演讲的时候,他的态度其实往往要比他的讲话内容更重要一些,更值得关注一些。因为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他的语速其实是非常快的,有时候你可能反应不过来,他这句话已经结束了。那么这个时候对于讲话的内容,你可能就没有那么多重视了。相反的态度一直是存在的,当你在演讲的时候是激情澎湃的,是态度诚恳的是能够感染到大家的,那么往往在这个时候,你会收获到更多的掌声和鲜花。

如何养成良好的沟通心态

养成良好的沟通心态应该建立自信的态度、体谅他人的行为、适当地提示对方产生矛盾与误会的原因。
1、一般经营事业相当成功的人士,他们不随波逐流或唯唯诺诺,有自己的想法与作风,但却很少对别人吼叫、谩骂,甚至连争辩都极为罕见,他们对自己了解清楚,并且肯定自己,他们的共同点是自信,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会沟通的人。
2、这其中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经营“人”的事业过程中,当我们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惟有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由于我们的了解与尊重,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3、如果出自于对方的健忘,我们的提示正可使对方信守承诺;反之若是对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我们并未忘记事情,并且希望对方信守诺言。

沟通的是技巧比态度重要

沟通是个大众话题,我说说个人的见解。

只要是个人,沟通这个词就会在自己身上发生,语言,身体,眼神等都是这个词的运用工具。

沟通的技巧和态度并列。如果你与别人沟通时粗声大气,或语言用词不当,那么沟通注定失败。所以技巧和态度缺一不可。

搜索图片

沟通的五种态度

有效沟通的五种态度
  每个人在沟通过程中,由于信任的程度不同,所采取的态度也不一样。如果你的态度不是一个端正、良好的态度,那么沟通的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在沟通过程中,根据果敢性和合作性的不同,分为五种不同的态度。请你注意,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态度问题没有解决,沟通的效果就不好。
 
 1 强迫性的态度
  强迫性态度,果敢性非常强,却缺乏合作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如父母对小孩子、上级对下级,在这种强迫的态度下,沟通实际是不容易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
  
2 回避性的态度
  在沟通中既不果断地下决定,也不和你主动去合作,那么这样一种态度叫回避的态度。他总是回避着你,不愿意与你沟通,不愿意下决定,所以得不到一个良好的沟通结果。
  
3 迁就性的态度
  具有迁就态度的人虽然果敢性非常弱,他却非常非常地能与你合作,你说什么他都会表示同意,那么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对方采取的是一种迁就的态度?通常下级对上级往往采取一种迁就态度。当你与下级沟通的时候,你要注意他的态度是否发生了问题,采取的是不是迁就态度。如果是,那么沟通就失去了意义,得不到一个正确的反馈。
  在父母和小孩沟通的时候,小孩也可能迁就的说好、行,因为一方有权力,一方没有权力。
  
4 折衷性态度
  折衷性的态度果敢性有一些,合作性也有一些,非常地圆滑。
 5 合作性态度
  合作性在沟通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要有一定的果敢性勇于承担责任、下决定,又要有合作性,这样的态度才是合作性的态度,才能产生共同的协议。

只破不立非君子,讽而不教亦小人-谈沟通的方法论

近来在论坛上被人追问得莫名其妙,这里写一篇短文,供大家参考。

本文所说的沟通,不是聊天或闲谈,而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语言或文字交流。,有目的、有意义的交流,不妨碍用聊天或闲谈的形式来开场白,甚至穿插贯穿。

,我们需要了解沟通的目标、内容和态度这三个概念及其意义。

所谓沟通的目标,指的是为什么要沟通?
比如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为了寻找一个答案,或为了阐明一个观点,沟通之前双方最好能就此共识,否则有可能会偏离方向。

所谓沟通的内容,指的是沟通的什么?
比如解决问题的某一个方案,寻找答案的一种思路,或成立某个观点的若干理由,沟通的某一方需要拿出上述主张,若没有主张即无法开展沟通。

上述沟通的目标,如同靶心;沟通的内容,则是射向靶心的箭,而沟通就是找到射得最准的那支箭。

所谓沟通的态度,指的是沟通的动机或发心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态度,也就是动机和发心,根据上面的阐述,这个态度就是寻找到更好和更精准的内容以达成目标,而不是其他目的。

有一句话我们要牢记

揭示错误并不能成立正确,说别人是错的也不能证明自己就是对的,所以当某人说出一些观点并阐明理由,如果我们持反对意见,就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而不仅仅是说对方的理由不成立。

因为我们需要以更好更精准的沟通的内容来达成沟通的目标,而不是反过来要证明沟通的内容无法达成沟通的目标。
我们要理解,当你无法提出一个更好或更精准的内容的时候,那其实对方所阐述的内容就是目前最好的。

提问是什么?
提问是一种评估方式,是评估沟通的内容是否能够更好或更精准地达成沟通的目标。
所以提问的作用是纠正,通过纠正,让沟通的内容不断趋向接近目标,提问更多是为了彰显正确,而不是揭示错误,虽然提问也有揭示错误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提问不一定发生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以向自己提问,自我评估和自我反省也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完成。

在与他人沟通时候的提问除了有评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谋求共识,只有共识才有可能让大家达成一致,而达成一致后的行动才富有成效。

那么如何提问,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提问方式呢?
鉴于提问是为了评估和达成共识,所以提问的原则其实是在谋求概念的统一,以及逻辑的合理性。即使是在自问自答中,也须遵循这两个原则。

任何一个字或词,都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共识,而有一些则需要事先声明,否则就会发生误解。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统一这些字和词在所有沟通者心中的概念认知。

只有大家在一致的概念认知基础上,才能够用逻辑来推论其合理性,否则大家推理的基础都不成立,那如何能够达成一致的结果呢?

关于概念的提问方式,我们需要注意。
比如某人说了一个字或词,我们不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将这个字或词记下来,自己去寻找解释,因为既然对方向你说了这个字或词,那从他那边就应该认为你是知道这个字或词的意思的。除非他是刻意在忽悠你,故意用你所不了解的词汇来掩盖些什么。如果你感受到可能是后者的情况,那你才可以直接问对方这个字或词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问“什么是什么?“的时候,同一个字或词只能问一次,对方解释了以后,最多再追问一次。如果继续追问,那不但不礼貌,而且是在质疑对方的回答,也就是说你认为对方并没有能力以你所能够理解的方式来向你解释,所以要么是你自己很肤浅,不了解最基本的概念,要么就是对方很傻叉,居然去回答一个经由两次追问都解释不清楚的概念。

所以,不要轻易问“什么是什么?”,通常,一般的概念解释,度娘或谷哥可以秒给你答案,这样的提问要么显示自己傻,要么提醒对方自己是在有意冒犯。

如果某人说的这个字或词,我们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也知道对方的解释和认知,但我们不认同,这个时候我们不可以再去问对方这个字或词是什么意思?
因为这样一来就是质问了,是明知故问。

这个时候,我们要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继续以追问的方式让对方难堪,比如我们可以说在我看来这个字或词,是“这也这样”的一个意思,而你的解释好像是“那样那样”的一个意思,但我表示不同意,因为。。。

这样的沟通方式还是在寻找共识,即以正确的理由来说服对方。
所以,每当我们不同意对方对某些概念的解释,我们要做的是提出自己的解释,而不是指出对方的解释是错的,因为指出对方是错的,还是没有达成对的认知。而前面说了,谋求正确和精准才是沟通的目标,而不是互相指责对方的错。

谈一谈“为什么?”这个词。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往往需要对方以逻辑来成立。

在我看来要尽量避免用“为什么?”这个词来提问,因为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对方会找很多理由来成立你所问的这个“为什么?”

比如,你问对方你为什么不喜欢我?
你这样问,不但预设了对方不喜欢你,你还要逼迫对方找出不喜欢你的理由,貌似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就应该要去喜欢你,所以这显然是在自讨没趣。

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你如何才能喜欢我?
这样问,你预设的是对方喜欢你,只是需要达成某些喜欢的条件即可,这至少在表达一种积极和渴望。

上面这个比如不一定恰当与周遍,但事实情况往往如此,绝大多数情况下,与其问对方“为什么这样?“不如问对方“是什么让你这样?”。

还值得注意的是,问“为什么?”,指向的往往是过去,是要在过去成立一个理由;而问“如何?才能。。。”,则一般指向未来,是要在未来达成一个结果。

事实上,最好的沟通方式是阐明自己的理解,或自己所理解对方的意思,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对方确认,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来讨论。

换句话说,提问不是追问,不是刨根问底,提问更重要的是确认,确认那些已经达成的共识,并在不断达成共识中寻求最好或最精准的内容。

所以沟通其实是一个不断确认和不断达成共识的过程,而不是一方说服另一方,或一方驳斥另一方的过程,否则总有一方会感到不适,这种不适如果转为情绪和强烈的烦恼,就会引起争端。

顺便说一句,早期中观思想,是建立在胜义基础上的,所以往往让人感觉是只破不立,有些大师因为这种不招人喜欢的沟通方式,被外道干掉了。前车之鉴,当以铭记。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