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使用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中药因其天然、副作用小的特点备受青睐。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常见的误区,让人误入歧途。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探寻中药的世界,了解关于其使用的常见误区和药材选择的陷阱。
关于中药的用量,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剂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近年来,一些中医专家敢于突破传统用药量,使用大剂量药材,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是否应该普遍加大经方剂量,或者将大剂量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呢?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也要警惕那些过分追求大剂量而忽视药物质量的做法。毕竟,药物的质量和剂量同样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中药使用的常见误区。有些人认为中药不能用于急救。事实上,一些中药制剂在现代医学元素的加入下,已经能够用于治疗急性病。还有一些人认为中药可以长期服用,这也是一个误区。很多中药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因此不能长期服用。任意加大剂量、煮沸或用沸水冲服、苦味中成药加糖等也是常见的误区。这些错误的做法不仅会影响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选择药材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误区。例如,有些人只看重药材的产地和品种,而忽视了药材的采摘时间和处理方法。事实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药材的质量和药效。在选择药材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质量好、药效佳的药材。
选购中成药需警惕六大误区
感冒时,你是否曾因为无法分辨风寒风热而随意购买中成药?补益类中成药是否曾被当作营养品滥用?对于中成药的副作用,你是否了解?在使用中成药治疗疾病时,我们又容易陷入哪些误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误区一:随意选药。感冒种类繁多,症状各异,选择中成药时需根据症状辨证用药,不可盲目购买。
误区二:误把补益类中成药当营养品。补益类药物需根据体质“虚则补之”,不可滥用。补气、补阳药易助火生热,补血、补阴药易滋腻碍胃。
误区三:忽视中成药的副作用。中成药虽为中药制剂,但并非无副作用。使用不当或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误区四:剂量随意调整。中成药的用量需综合考虑药物性质、病情及个体差异等因素。不了解药物成分而随意加大剂量,可能无法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引发不良反应。
误区五:剂型选择不当。中成药剂型丰富,应根椐病情选择合适的剂型。如,丸、片剂作用持久,适用于轻、慢性病患者;冲剂、散剂吸收较快,适用于急性病患者。
误区六:疾病复杂时联合用药不当。联合用药时需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避免含“十八反”的中成药联合应用。
而在抗癌过程中,服用中药也有诸多误区需要注意。
并不是只有有毒性的中药才能抗肿瘤。许多人长期大量服用一些有毒的中药如蜈蚣、斑蝥、马钱子等,其实这只是抗肿瘤中药的一种。还有很多种类如益气补血类、清热解毒类、软坚散结类等同样具有抗肿瘤作用。单一或几味毒性药物不足以抑制肿瘤,还可能伤害脏器功能。
夏季并非不能吃中药。有人认为夏季吃中药会上火,其实中药有寒、热、温、凉之分,夏季可以服用清热泻火、消暑生津的中药。还有人认为夏季不宜进补,但对于阳虚、气虚的患者以及放化疗后的病人,进补是必需的。
中药并非久煎效果才好。一些人认为中药需要长时间煎煮才能发挥药效,这是片面的认识。只有部分中药需要长时间煎煮,如贝类、矿物质类药物。而一些外感药、清热解毒类药和泻下药不宜久煎,否则会降低疗效。
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药方。看到别人服用中药后效果很好,就擅自使用别人的药方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中医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药方需针对个人并随时调整。即使两人患同样的肿瘤,药方也可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此不要盲目使用别人的药方。
在抗癌过程中,也并不意味着肿瘤病人不能使用活血中药。一些人听到活血化淤类药物用于肿瘤病人会有疑虑,但临床研究证实,活血化淤法正是针对肿瘤淤血阻络的病理特点采用的治疗方法。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在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过现代研究,我们了解到许多肿瘤患者存在高凝高黏的血液状态,而活血药能有效降低血液黏度,预防癌栓的形成。活血化淤成为了抗击肿瘤的重要策略之一。对于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使用活血药需特别谨慎。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煎煮中药的艺术。选择合适的器皿是确保药效的关键。砂锅和瓦罐无疑是首选,它们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且传热缓慢,有助于保持药物的原有性能。搪瓷器皿和不锈钢锅也是不错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铁锅和铜锅由于其活泼的化学性质,容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未知副作用,因此应避免使用。
在使用砂锅煎药时,需避免骤然受热或受冷,以防裂纹产生。刚煎完药的砂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应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清洗药垢。至于锅上的油渍,绝不能使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你可以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或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后刷洗。
不锈钢锅虽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由于其传热过快,煎药时需要经常搅拌,以免药材黏在锅壁,稍不注意就会糊锅。在此,我们特别强调,无论煎何种药物,绝对不能用铁锅和铜锅,这一点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熬药时应用凉水而非热水。火候的掌握也至关重要,通常先用武火(急火)煮开,再转为文火(小火)慢熬。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药材,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煎熬。
选择合适的锅具是煎煮中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确保药效和安全性,我们应遵循这些建议,选择合适的器皿来煎煮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