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的药物治疗

生活常识 2024-12-30 08:53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蛔虫病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

蛔虫病,一种由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儿童尤为易感。其症状因感染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差异显著,当蛔虫仅寄生于肠道时,称为肠蛔虫病。

目录

蛔虫病症状

蛔虫病的病因

蛔虫病的药物治疗

蛔虫病的预防

蛔虫病并发症

蛔虫病症状

蛔虫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在消化道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等现象。这种腹痛通常发生在肚脐周围或上腹部,且可能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一段时间后疼痛会自行缓解。小儿患者可能表现出偏食行为,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或便秘等症状。在情绪方面,蛔虫病可能会引发精神不振、情绪易怒,夜间睡觉可能出现磨牙症状,易惊厥等。对于小宝宝,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红、目光呆滞、伴随阵发性苦恼、嗜睡、呕吐等症状。胆道蛔虫病和蛔虫性肠梗阻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前者可能引发右上腹剧烈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后者则多见于小儿蛔虫病患者,以两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蛔虫病的病因

蛔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最大的线虫,形状类似蚯蚓,活虫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肠内容物为食物。雌虫每天排卵可多达20万个,这些卵随粪便排出后在适宜环境下5~10天即可发育成熟并具备感染性。虫卵被吞食后,幼虫会穿破肠壁,通过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再经右心进入肺泡腔,沿支气管、气管到咽部,然后重新被吞咽至小肠并逐步发育成熟为成虫。在移行过程中,幼虫也可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造成器官损害。成虫有向别处移行和钻孔的习性,可能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

蛔虫病的药物治疗

对于蛔虫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是一种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苯咪唑类化合物,如甲苯咪唑和丙硫咪唑等。这些药物可杀死蛔虫、钩虫等,其杀虫机理主要是选择性地、不可逆地抑制虫体摄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阻碍三磷酸腺苷产生,导致虫体无法生存与生殖,最终死亡。

蛔虫病的药物治疗与防治

在蛔虫病的防治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一环。左旋咪唑,虽驱蛔效果逊于甲苯咪唑,但较哌嗪优越,副作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反应,对于早期妊娠、肝、肾疾患的患者需慎用。噻苯咪唑,成人按每公斤体重25mg服用,早晚各一次,连续三天,但其日用量不可超过3g。此药目前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

噻嘧啶,又称抗虫灵、驱虫灵,是广谱抗虫药,能引发蛔虫肌肉剧烈收缩,导致痉挛性麻痹。其用量为5-10mg/kg,晚一次顿服。但此药可能引发头痛、头晕、呕吐等副作用,对于孕妇、急性肝炎、肾炎、严重心脏病及发热患者应暂缓给药。驱蛔灵也是一种药物选择,但其副作用较轻,偶有眩晕、呕吐、头痛等反应。苦栋皮,虽然也有一定的驱蛔效果,但用量大时具有毒性,目前较少用。

除了药物治疗,预防和控制蛔虫病同样重要。控制传染源是预防蛔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对易感者定期查治,特别是在幼儿园、小学及农村居民中,如果发现感染者超过半数,可进行集体驱虫治疗。个人卫生的养成也是预防蛔虫病的重要措施,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等。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粪便污染环境也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蛔虫病的并发症亦需警惕。胆道蛔虫病是肠蛔虫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典型表现为急性发病,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常伴剧烈恶心、呕吐等。蛔虫性肠梗阻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

药物治疗、个人卫生和粪便管理是防治蛔虫病的关键。了解蛔虫病的并发症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防治这一疾病。让我们共同努力,预防蛔虫病,保护我们的健康。蛔虫入侵引发的疾病

在人体内部,蛔虫的活跃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疾病。这些疾病由于蛔虫的异常行为及其分泌的毒素导致,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让我们关注蛔虫性阑尾炎。蛔虫可能因驱虫不当而误入阑尾,引发阑尾腔梗阻。虫体的活动和其分泌的毒素对阑尾黏膜产生刺激,可能导致阑尾肌层和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受阻,从而引发急性阑尾炎。若梗阻情况加剧,可能导致阑尾穿孔,进一步引发腹膜炎。据报道,蛔虫性阑尾炎并发阑尾穿孔的发生率相当高。在小儿阑尾炎的病因中,蛔虫性阑尾炎占据重要地位。

蛔虫还可能引发蛔虫性炎。当蛔虫侵入胰管,可能导致胰管部分阻塞,虫体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虫卵沉积与刺激、继发细菌感染、毒素作用以及胆汁反流等,都可能激活胰酶,引发急性炎。蛔虫性炎的表现与一般急性炎相似,如不及时诊断并积极抢救,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不仅如此,少数胆道蛔虫病患者可能因蛔虫进入肝脏而带入细菌,继发感染形成细菌性肝脓肿。这种肝脓肿可能是单发或多发性,大小不一,脓液中甚至可找到蛔虫和虫卵。蛔虫性肝脓肿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还可引发胆管炎、胆道出血、脓毒败血症等,其病死率极高。

还有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蛔虫卵性肉芽肿。它多位于腹腔脏器的表面,表现为发热、腹部隐痛和腹部包块。因其无特征性表现,诊断较为困难,常常需要手术活检才能确诊。本病容易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及腹腔肿瘤等。

蛔虫的异常活动及其引发的毒素刺激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及时诊治。

上一篇:肾形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