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对降血脂效果好-
血脂,这一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需物质,在人体中广泛存在,主要由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构成。那么,如何调整血脂水平,吃什么又对降血脂效果好呢?让我们一起探究。
一、血脂的形成原因
血脂的来源有内外之分。内源性血脂是在人体的肝脏、脂肪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的,而外源性血脂则是从食物中摄入的。内源性血脂通过人体自身分泌、合成,经过肝脏、脂肪细胞与细胞结合后释放到血液中,成为供给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而外源性血脂,大多是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而来的,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后,脂类物质进入血液,形成血脂。正常情况下,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人体的血脂代谢平衡。长期的不良因素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等,可能造成血脂升高,诱发疾病。
二、降血脂的食物推荐
1.香菇:具有消食、去脂、降压等防病养生功效。其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香菇还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物质,能促进胆固醇分解。
2.大蒜:每日适量食用大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压。蒜头里的蒜氨酸是具有益健康的活性成分。
3.山楂:含有三萜类、生物类黄酮和丰富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壁、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血压等作用。
4.黄瓜:黄瓜具有清热、解渴、利尿等功效。其含有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排出食物废渣,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黄瓜中还含有一种叫“丙醇二酸”的物质,可以抑制体内糖类转变成脂肪,有调整脂质代谢的养生功效。
三、血脂的常规检查
血脂检查通常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了解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血脂水平,及时发现高血脂等健康问题。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持血脂平衡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血脂的形成原因和选择适当的降血脂食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关于血脂正常值及预防高血脂的妙招
血脂的正常值范围如下:TC(总胆固醇):成人2.86-5.98mmol/L(110-230mg/dl);TG(甘油三酯):0.22-1.21mmol/L(20-110mg/dl);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2.19mmol/L(35-85mg/dl);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mmol/L(120mg/dl);ApoA1:110-160mg/dl;ApoB:69-99mg/dl。为了保持这些数值在正常范围内,预防高血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四大常见妙招。
一、调整饮食,控制血脂
当前天气依然寒冷,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春节期间的进补很容易使血脂升高。建议多吃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少吃含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多的食物。进补时也要严格控制,避免过度摄入营养。
二、选好时间,进行有氧锻炼
专家提倡的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脂肪,降低胆固醇,有效预防高血脂。我们不能因为天气寒冷而减少运动。
三.调整情绪,避免激动
日照时间缩短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出现抑郁或烦躁易怒。情绪紧张、过度兴奋都可能引起血脂升高,不利于血脂的预防和控制。我们要保持心胸开阔,情绪平稳。
四、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能够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变化,及时对生活方式、饮食等作出相应调整。还可以对高血脂人群的治疗情况作定期监测。
高血脂的危害具体表现为:
一、导致冠心病
人体长期处于高血脂状态,可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和冠心病。
二、诱发脑中风
高血脂可能导致高血压,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容易破裂,导致出血性脑中风。血流淤滞可能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
三、引起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能导致心肌功能紊乱,引起动脉血管痉挛,导致血压升高。
四、形成动脉硬化
大量脂类物质在血浆中沉积移动可能会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最终形成动脉硬化。
五、导致肝功能损伤和肥胖
长期高血脂可能引发脂肪肝,进而导致肝功能受损。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血液中也可能导致肥胖。我们应该重视预防高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