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拉肚子该怎么办呢
时常拉肚子虽然不算大病,但频繁地排泄会导致营养无法充分吸收,长期如此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关于拉肚子,你需要了解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下去。
目录:
新生儿拉肚子背后的原因
如何应对新生婴儿的拉肚子
拉肚子概述及其症状
如何保健饮食应对拉肚子
宝宝拉肚子与感冒的关联
一、新生儿拉肚子背后的原因
每一个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不同喂养方式下的宝宝大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由于母乳易于吸收,通常排便次数较多,这是假腹泻现象。每天大便可能多达7-8次,甚至10-12次,但宝宝精神良好、食欲旺盛、体重稳步增长,则无需担忧。除此之外,喂养不当、对奶粉过敏、病毒或细菌感染以及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也是可能的原因。
二、如何应对新生婴儿的拉肚子
新生儿拉肚子需引起重视,可能是生理性稀便,也可能是喂养不当、奶粉过敏、感冒或病菌感染等原因导致。针对不同原因,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生理性稀便只需合理喂养和精心护理;喂养不当则需要调整喂养方法;对奶粉过敏则需要特殊奶粉;感冒需治疗感冒并适当口服补液;病毒或细菌感染则应及时就医。要特别注意宝宝臀部的清洁卫生,经常清洗,并注意腹部保暖。
三、拉肚子概述及其症状
拉肚子是腹泻的俗称,指的是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粪便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急性腹泻发病急骤,病程在2至3周内;慢性腹泻则病程超过两个月或间歇性发作。腹泻常伴有排便紧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可能伴有发热和腹痛。不同类型的腹泻,其粪便性质和颜色也有所不同。
四、如何保健饮食应对拉肚子
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俗称“拉肚子”。面对拉肚子,除了医疗治疗外,饮食保健也至关重要。适当的饮食调整可以帮助缓解腹泻症状。那么,面对拉肚子,我们应该如何调整饮食呢?这需要结合个人情况,但一般原则是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高脂、高糖、高纤维的食物,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以尽快恢复健康。在调节身体的各种疗法中,饮食调节无疑占据了首要地位。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腹泻,只要饮食控制好,症状都能得到减轻或缓解。
1.人参粥
用料:人参末3克(或党参末15克),冰糖少许,粳米100克。
制作:将上述材料一同熬粥。
功效:此粥专治慢性腹泻、食欲不振、心慌气短、失眠健忘等气血津液不足的病症。服用期间,避免与萝卜和茶水同食。
2.羊肉黄芪羹
用料:羊肉250克,黄芪15克,乌梅15克,食盐少许。
制作:先将黄芪、乌梅煎水,去渣后加入羊肉和食盐,煮至肉烂。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功效:此羹用于治疗脾肾阳衰、久泻不止等重症。
3.白扁豆粥
用料:新鲜白扁豆100克或干扁豆5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扁豆与粳米同煮为粥。
功效:适合老年及儿童患者,对慢性腹泻、食欲欠佳、消化不良有良好效果。注意需将扁豆煮烂食用。
4.鲫鱼汤
用料:鲫鱼一条。
制作:将鲫鱼去鳞腮、内脏,煮沸后转小火煮10~15分钟,滤出汤汁,加精盐及米醋,晨起空腹饮用。余汤可次日重复煮。
功效:鲫鱼具有滋补食疗作用,对脾胃虚弱、溃疡、气管炎等有很好的滋补效果。
5.芡实粉粥
用料:芡实粉6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芡实粉与粳米同煮成粥,也可加糖调味。
功效:芡实粉药食兼用,具有滋补强壮、补脾止泻、益肾止渴等功能。适应于脾虚久泻、肾气虚等症状。另外宝宝拉肚子有时与感冒有关。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喂养不当可能导致腹泻。过早给宝宝喂食淀粉类、脂肪类食品或突然改变食品种类都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若宝宝出现伤风感冒、气管炎或肺部疾病,也可能因炎症、细菌或病毒刺激肠胃道而导致腹泻。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儿科医生的指导用药,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做好食具清洁消毒、关注气候变化以防宝宝受凉,并多去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