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消化道疾病中,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可谓名闻遐迩,其涉及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多个部位。有时,它也会造访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但说到消化性溃疡,人们往往首先联想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为它们极为常见。这一病症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早期认为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是其成因。但实际上,这只是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因素也能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形成。那么,胃溃疡究竟有哪些症状呢?让我们一同揭晓。
目录导航:
1. 胃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2. 胃溃疡的病因都有哪些?
3. 胃溃疡患者的饮食禁忌
4. 如何区分胃溃疡与胃癌?
5. 胃溃疡可能带来的危害
一、胃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呈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其症状特点为慢性、周期性及节律性的上腹痛,而体征却不明显。部分约10-15%的患者平时并无典型症状,而是以大出血或急性穿孔为首发表现。特殊类型的溃疡则各有其独特的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上腹痛,这是一种慢性过程。疼痛与溃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肌张力增高、胃酸刺激等有关。这种疼痛是周期性的,反复发作,并呈现出典型的节律性。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消失,直至下次进餐后再次发作。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则多在餐后2-3小时出现,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疼痛缓解。腹痛在空腹时、夜间或睡前更为显著。当疼痛失去原有的节律性时,可能意味着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患者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如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等。部分患者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失眠、多汗等。在溃疡活动期,上腹部可有压痛,缓解期则无明显体征。
二、胃溃疡的病因都有哪些?
胃溃疡的成因多种多样:
1. 遗传因素:儿童溃疡患者有家族史的比例较高。
2. 化学因素:长期饮用酒精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易引发此病。
3. 生活因素:如饮食不规律可能与某些职业如司机、医生等人群中的溃疡病发生有关。
4.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忧虑过多或脑力劳动过多也可能是诱发因素。
5. 感染因素:最新的研究指出,幽门罗氏杆菌是胃溃疡的主要罪魁祸首。
6. 其他因素:不同地域、气候和季节的变化也可能对溃疡病的发生率产生影响。 探究胃溃疡成因:胃酸与胃蛋白酶的角色
胃液内含有蛋白酶和盐酸,当盐酸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胃内的蛋白质会遭受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这就是溃疡形成的因素之一。
胃溃疡患者的饮食三大禁忌
一、建议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或过饥。饱食会使胃窦部过度扩张,加重胃酸影响病情。相反,饥饿同样不利。除日常三餐外,可加入含糖量较低的糕点或馒头干,特别是烤馒头干,既能中和胃酸,又能减轻疼痛,有利于溃疡愈合。
二、推荐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牛奶、软米饭等。对于症状基本消失的患者,可正常进餐,但需避免油腻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及生冷硬食和过热食物。
三、提倡多吃无渣食物,并适量摄入琼脂、香蕉、蜂蜜等润肠食物,以确保大便畅通。
如何区分胃溃疡与胃癌?
通过细心观察,胃溃疡与胃癌还是可以区分的。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疼痛呈周期性,并伴随一定的病程迁延。而胃癌则多发于中老年人,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疼痛呈现进行性加重,病程较短。胃溃疡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疼痛有规律性,而胃癌患者则常有消瘦、贫血等症状,疼痛无规律。
胃溃疡的危害不容忽视
胃溃疡可能导致溃疡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后果。长期胃溃疡出血可能导致贫血。若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消瘦等症状,应警惕癌变风险。当胃溃疡患者出现呕血、黑便及大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并伴有严重贫血时,可能正在发生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