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再生障碍贫血的预防

生活常识 2025-01-17 10:11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了解、预防与应对

目录:

一、再障患者的预后之路

二、揭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防面纱

三、探寻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根源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及其危害

一、再障患者的预后之路

再障,这一血液疾病,犹如暗涌的波涛,时而激烈,时而平缓。急性型再障,如同疾风暴雨,病情发展迅速,中的造血细胞严重缺乏,伴随着严重的感染或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更是如履薄冰。若及时控制出血及感染,渡过急性期后,再辅以如再障胶囊等药物治疗,半数以上的患者有望转为慢性,逐步走向康复。慢性再障则如同绵绵细雨,病情进展缓慢,西医常用的激素免疫制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疗法虽起效快,但病情稳定度有待提高,停药后易反复。

二、揭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防面纱

预防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要严防感染,尤其是感冒症状。病毒感染是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之一。肝炎病毒,尤其是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联。接触高辐射物质也是再障的诱因之一。长期处于放射环境中的朋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制度,加强防护。而药物,尤其是化学药物,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因素。必须科学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最好是咨询专家辅导用药。避免长期接触苯等有害化学物质,减少再障的发生几率。

三、探寻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根源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特发性原因约占50%-75%,而继发性原因则主要与药物、化学物质、感染及放射线有关。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之一。有些药物如氯霉素等,与剂量有关,达到一定剂量就会引起抑制。而有些药物则与剂量关系不大,仅个别患者发生造血障碍,多系药物的过敏反应。苯及其衍生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也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有着一定的关联。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及其危害

苯的威胁:职业危害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联

苯,这种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因其易被吸入人体而带来潜在的职业危害。在频繁接触苯的工作人员中,血液学异常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中,贫血占到了惊人的48%,巨大红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47%和33%。特别是在制鞋工人中,因工作环境恶劣,全血细胞减少的情况更是高达2.7%。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大量接触苯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近年来国内相关病例报道逐渐增多。

让我们再转向病毒性肝炎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早在1955年,Lorenz就报道了首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HAAA)。研究指出,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AAA的发病率约为0.05%-0.9%。而在再障患者中,HAAA的构成比高达3.2%-23.9%。其中,80%的病例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少数则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HAAA可分为两型:A型起病急、病情重,平均年龄20岁;B型则起病较缓、病情较轻,多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及危害同样不容忽视。出血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由血小板减少引起。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淤点、淤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在女性患者中,月经过多和不规则阴道出血也是常见的表现。严重内脏出血如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和中枢神经出血虽然较为罕见,但却是致命的。红细胞减少导致的贫血也是再障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身体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头晕、耳鸣等。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的症状。

苯的暴露和病毒性肝炎都可能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并发症及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