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可能带来这3大危害!
糖尿病,一种让众多患者头疼的病症,不仅可能面临高血糖的困扰,还有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风险低血糖。
高血糖带来的危害众所周知,但低血糖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有时,由于患者的疏忽或情况的紧急,低血糖甚至可能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那么,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究竟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低血糖可能引起反跳性高血糖。这是因为低血糖会激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抵抗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弹。
低血糖还可能对脑细胞造成损伤。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并持续昏迷超过6小时,脑部损伤可能是不可逆转的,甚至可能变成植物人。这是因为低血糖会切断脑细胞的能量供应,导致细胞软化甚至坏死。
低血糖还可能对心脏造成影响。它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减弱,引发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或长期频发低血糖的患者,由于机体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可能没有明显的低血糖症状,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昏迷。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可能导致低血糖的情况。
那么,哪些原因容易导致低血糖呢?
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是常见的原因之一。用药量过大或在用药后没有及时进餐都可能导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时,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能随意更改用药量或用药时间。
饮食不足也是导致低血糖的重要原因。虽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以稳定血糖,但也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限制食物的摄入导致饥饿。不规律进食或延后进食也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出现,因此患者应该按时用餐。
过度消耗体能也是导致低血糖的原因之一。建议糖尿病患者适当进行锻炼,但避免过度运动。突然加大运动量可能导致葡萄糖消耗过度,引起低血糖。如果有增加运动量的计划,最好咨询医生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用药量和饮食。
除此之外,空腹喝酒、肝肾功能不全、血糖控制过于严格等也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出现。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做好适度的调整。
为了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糖尿病患者最好增加检测血糖的频率,并根据情况进行用药调整,预防疾病危害的出现。用药量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不要随意私自增减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