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抑郁症的侵袭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疾病,它不仅困扰着许多人,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我曾多次在心理门诊听到患者们的诉说:
为何我总是高兴不起来,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为何睡眠不佳,食欲消退,连最喜爱的活动都无法激发我的热情?为何我会感到浑身无力,甚至疼痛,但医学检查却查无病因?那些无形的焦虑、感伤,为何长时间挥之不去,无法向他人倾诉?......
抑郁症,这个被称为“心灵感冒”的疾病,正悄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在我国,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00万。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同样可能被这个疾病侵袭。每10位男性中就有1位曾经历过抑郁的困扰,而在女性中,每5位就有1位可能患有抑郁。更严峻的是,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早期识别并治愈的疾病,但人们对它的误解却使其治疗率仅占10%。我们强调“用知识战胜抑郁”,希望通过消除误解、早期识别、正确面对、积极治疗和主动预防,帮助人们走出抑郁的阴影。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我们要尽早识别抑郁症的症状。如果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睡眠障碍尤其是早醒、思维混乱和悲观想法等,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些症状持续超过2周,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或者出现自杀念头时,应该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早识别、早治疗、早康复不仅能减少痛苦,还有利于预防复发。
正确面对抑郁症是关键。我们要认识到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一样,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它并不是不可战胜的魔鬼,与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相比,抑郁症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我们不应该讳疾忌医。我们还要认识到目前的灰暗心情和悲观想法是病态的,可以通过治疗恢复正常。
接下来是积极治疗。在坚持服药的我们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心理调节。休息期间,不要消极等待病情好转,而应积极制定康复计划,保持生活规律,尽可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尤其是参与阳光下的日间活动,这可以起到“光疗”的作用。
主动预防是减少复发的关键。我们要分析患病的原因,努力改善个性,锻炼适应能力,并坚持遵医嘱进行维持治疗。抑郁症是一种高复发疾病,首次发作后未治疗者复发率高达50%。药物维持治疗是目前预防复发的主要手段。
让我们用知识和勇气战胜抑郁,迎接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