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墙头记》如何演绎传统故事中的家庭纷争
吕剧《墙头记》:家庭纷争的生动演绎
吕剧《墙头记》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戏剧,它以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塑造,深刻演绎了传统故事中的家庭纷争。
此剧讲述了近八旬的张木匠的悲惨故事。张木匠,一位辛勤劳动的普通人,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却因早逝的妻子,对他们过于溺爱。这种溺爱并未换来子女的孝顺与贤德。
长子大乖自私贪婪,与他的刁泼狠毒的妻子李氏一起,对老父冷酷无情。尽管发了财,他们却从未想过要回馈父亲的养育之恩。次子二乖虽然拥有丰厚的家产,却同样虚伪狡猾,不愿承担赡养父亲的责任。
张木匠年老体衰,失去劳动能力后,不得不依靠儿子生活。这两个儿子都嫌弃他,甚至以半月为期,轮流养父,还常因月份大小发生争执。一日,大乖将张木匠送到二乖家门口,二乖夫妇竟然装聋作哑,拒不开门。张木匠被逼迫至绝境,只能骑在二乖家的院墙上。
剧中,张木匠的好友王银匠是一位机智、诙谐且富于正义感的人物。他同情张木匠的遭遇,利用大乖和二乖贪婪的本性,让他们意识到赡养老人的责任。于是,一场关于争夺父亲的“争爹战”开始了。大乖和二乖争相对爹大献殷勤,希望从父亲那里得到银子。张木匠并没有银子,他不愿在欺骗中生活,最终因无法承受子女的冷漠与无情而抑郁而死。
张木匠死后,两个儿子又争着去找王银匠询问银子下落,这场家庭纷争再次升级。吕剧《墙头记》通过张木匠与其两个儿子之间的家庭纷争,生动展现了传统社会中不孝子女对老人的冷漠与无情。剧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此剧不仅让观众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家庭与道德责任的深刻反思。在当今社会,仍然有许多家庭存在类似的纷争与矛盾,希望这部戏剧能唤起人们对家庭的重新审视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