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病因
引发人类放线菌病的罪魁祸首,是以色列放线菌、牛型放线菌和赖氏放线菌等。这些放线菌与真菌相似,具有发育良好的菌丝和孢子,但并无固定的细胞核。它们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化合物形成的网状复合物,对青霉素等溶菌酶和抗生素敏感,但对真菌药物却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些病原体通常存在于人体的正常菌群中,特别是在口腔中。当人体出现创伤或手术后,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引发感染。感染后,损伤会从中心逐渐蔓延至周围,侵犯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筋膜、骨骼和内脏。它们可以通过消化道和气管传播,但很少通过血液传播。
(二) 发病机制
口腔是放线菌感染的主要入口,特别是牙斑。牙斑组成的薄层为放线菌提供了一个繁殖的环境。口腔中的放线菌与其他口腔细菌共同生存,形成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当牙斑中的细菌通过牙感染、操作或抽吸牙感染碎屑造成的黏膜破损进入人体组织时,就会引发疾病。细菌也可以通过下消化道穿孔进入腹腔,妇女则可能在生殖道发生上行性感染。
放线菌感染会引起化脓性和肉芽肿性炎症反应,伴随着严重的纤维化。在损伤中,可以观察到浆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随着感染的发展,会形成排水窦,特别是在盆腔和腹部感染时。虽然硫颗粒是典型特征,但并不是所有感染都会有此症状。这些颗粒是直径为1-2mm的细菌砂样凝聚物,中心染色为嗜碱性,表面呈珠状棒状。磷酸钙可能是宿主和细菌磷酸酶共同作用的产物。
放线菌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到多种因素。了解这些病原体的特性和发病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放线菌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