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炎性假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生活常识 2025-03-20 14:58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肝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相对隐蔽且多样,往往初次诊断是通过超声的意外发现。对于这种病症,其病理诊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细针穿刺活检术在超声引导下能为我们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同时伴随白细胞总数的轻度至中度上升。血沉加速、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增加也是常见的表现。在少数情况下,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可能会有所升高。值得注意的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通常为阴性,而甲胎蛋白(AFP)则多数在正常范围内。
超声检查中,肝肿瘤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边界清晰。通过Doppler检测,我们发现肿瘤区域的血流相对较少。如果肝表面的肿块与腹壁存在炎性粘连,那么在声像图上通常可以观察到这一特征。
CT扫描肝脏时,并无明显的硬化表现,也不肿大。病变部位呈现为低密度阴影,边界清晰。小型的炎性假肿瘤在影像上可能难以与肝癌区分,但注射造影剂后,血管瘤的识别会更为容易。
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肝炎性假瘤时,肝表面保持光滑,门静脉不扩张,也不肿大。在T1加权像中,肿瘤表现为低信号,且病变附近的血管无压缩、无变窄、无移位。T2加权图像则呈现出高信号和清晰的边界。对于那些通过以上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选择性肝血管造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一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到炎性假瘤表现为无血供或无血管增生,从而与肝癌进行区分。
每一例肝炎性假瘤都有其独特性,深入理解其多种表现并准确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至关重要。
上一篇:西医治疗晶状体脱位性青光眼的常规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