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尽管心肌酶学指标通常表现正常,但在急性心包炎的情况下,却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炎症表现,其中白细胞增多和血沉加速是常见的体征。对于那些患有CK-MB的急性心包炎患者,也可能观察到酶水平升高,这使得准确区分心包炎和心肌梗死,特别是非Q波心肌梗死变得更具挑战性。那么,对于急性心包炎,我们应该进行哪些检查呢?
心电图是不可或缺的。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演变过程相当复杂且独特,可分为四个阶段。从ST段的弓背向下抬高和T波增高,到后续的演变,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和特征。这种弥漫性的病变会涉及到除aVR和V以外的所有外部导联,持续时间从几天到几周不等。病变的轻重及范围不同,心电图的演变也会呈现出不典型的特点。
接下来是超声心动图检查,它有助于检测心包积液,对急性心包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通过超声心动图,我们可以估计心包积液的量,并判断是否存在心脏压塞。还可以与其他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进行鉴别。心脏压塞的特征表现在超声心动图上,如右心室和心室的舒张期塌陷等。
血液化验也是急性心包炎检查的重要一环。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的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等表现。肌钙蛋白也可能轻微升高,这可能与炎症刺激心外膜心肌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急性心包炎患者虽然肌钙蛋白升高,但冠状动脉造影是正常的。
X线检查也是诊断急性心包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X线下,可能会看到心脏阴影向两侧扩大,心脏搏动减弱。特别是心包积液的有力证据是肺部无明显充血,心影明显增大。对于少量的心包积液,X线的检测较为困难。
心脏CT和心脏MRI在诊断心包炎方面越来越被广泛应用。这两种方法都能非常敏感地检测到心包厚度的变化。虽然CT可以测量急性心包炎的心包增厚,但这并不是诊断急性心包炎的主要指标。目前,诊断急性心包炎最敏感的方法是心包MRI延迟显像。
对于急性心包炎的诊断,我们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化验、X线检查以及心脏CT或心脏MRI等,以确保准确、全面地评估病情,为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