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肆虐小心热伤害 医:多喝水防中暑
气温飙升,各地不断传出热浪肆虐的案例,台湾至今已有10多位民众因为太热而导致死亡。医师提醒,上午11点至下午3点是一天最炎热的时段,建议避免外出,应尽量待在阴凉处,避免中暑。平时多补充水份,并可在水里加入一点盐或几颗酸梅,可有效补充人体排汗后失去的盐分。
气温直直升,各地不断传出热浪肆虐案例,医师建议,可搭配草帽与太阳眼镜、阳伞,或涂抹防晒乳液,可以减少晒伤,对防治中暑没帮助。(图片提供/大林慈济医院)
大林慈济家庭医学科医师赖育民指出,云嘉地区老农多,老人家较易中暑,由于体温调节的退化,散热能力较差,建议农友们可以早点出门,中午最热的时候则待在家休息,以减低热伤害发生的频率。,患有慢性病或是老人常用的某些药物,如利尿剂,以及一部份精神科用药,则可能因药物效果减少身体对热的耐受力进而提高中暑的危险。
当发生中暑时,最高原则是马上送往医疗机构治疗,如果无法及时送往,可以先将病患搬往阴凉处,能喝水尽量喝,不能喝则先涂抹在身上,尽可能降低病患的体温,等待救护人员前往。如果是发现自己有中暑症状,应在失去意识前大声呼救,吸引身旁的人注意。
如何才能预防中暑?赖育民医师建议,衣服的选择上以浅色、透气、吸汗为主,像是麻纱或纯棉等材质,长短袖皆可,也可搭配草帽与太阳眼镜、阳伞,或涂抹防晒乳液,可以减少晒伤,对防治中暑没帮助。
常见热病的有中枢体温不会升高热晕厥与热抽筋,以及中枢体温升高,致死率很高的热衰竭及热中暑。热晕厥常发生于站立在炎热环境下过久的人,因过度流汗造成血液浓稠,无法流进脑部,而产生晕厥现象。
赖育民医师强调,热抽筋则是因为在高温潮湿的环境大量出汗使水分及电解质流失,或是因口渴而只补充纯水,导致体内电解质不平衡,造成虚弱及肌肉无法自主的抽搐及疼痛。
致命的热病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失常,引发体温急剧升高及多重器官竭,是一种很可怕的紧急状况。在到达医院之前,我们不容易判断不适的人是哪一种情形,所以应该要当做是最严重的情形来做处置,预防发生,及早发现及尽速就医,才是最佳的防治之道。
该文章《热浪肆虐小心热伤害 医多喝水防中暑》由网友『大众逗比i』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