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心法 拯救气喘儿

健康养生 2023-06-01 09:37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图/报系数据照;记者郭肇舫摄影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十八年前的今天,「永远的军中情人」邓丽君因气喘病逝清迈,甜美的笑容从此消殒、如蜜的歌声成为绝响。邓丽君不仅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情歌,也警醒世人对气喘病的重视。
十八年后的今天,邓丽君早已香消玉殒,带走巨星的恶魔却无所不在,林口长庚调查发现,台湾去年六至七岁孩童罹患气喘比率高达20%,即每五名学童就有一人是气喘儿,孩子的身躯备受折磨,父母的心情更是煎熬。
眼看巨星殒落、深爱的子女体质虚弱,人们仍难摸透恶魔底细,时而被恶魔的「易容术」误导,以为只是单纯感冒;时而被爱玩「躲猫猫」的恶魔欺骗,以为症状好转就停止服药,反而加重病情。
难道我们真的对这恼人的小东西没辙了吗?幸好,台湾医界许多「驱魔专家」纷现身说法,传授「抗魔三大心法」,家长只要听从医师指示,就能轻松带孩子战胜病魔。
心法一越夜咳越凶 气喘找上门

「医师,每到天气变冷,我儿子晚上常咳个不停,吃药也没多大改善,他到底是一般感冒?还是气喘?」杀鸡有杀鸡的小刀;宰牛有宰牛的大刀,下手前若没看清楚「来者何魔」,就无法对症下药。
林口长庚医院副院长黄璟隆指出,感冒和气喘的临床表现不一样,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分辨。最简单的法则是,感冒会整天咳嗽,气喘则是早晚明显咳嗽,而且晚上常咳到无法入眠。
黄璟隆认真解释,感冒大都是病毒感染而起,就算不用药治疗,也会在一、两周内自然痊愈;反观气喘则是由过敏原、食物、微生物、空气污染及压力等因子造成,才会久咳不愈。
想拆穿恶魔易容术,不用这么累,只要检查八大指标(如右图表),就能判别子女究竟是感冒还是气喘。
心法二气喘要「弃」喘 别擅自停药
与病魔第一轮斗法后进入长期抗战,小恶魔开始玩捉迷藏,让气喘童以为病情好转,就停止用药或回诊。卫生署国民健康局调查,气喘童高达七成未定期回诊;林口长庚也称,逾八成气喘儿未按医嘱用药,多数人都因误判情势,大意失荆州。
其实,亲子只要在此阶段与医生密切配合,按指示用药,就能让病魔无所遁形,没有苟延残喘的机会。奇美医学中心胸腔内科主治医师王保山强调「阶段式治疗」法,确定病情获控制才能考虑停药。
林口长庚医院调查,逾三成家长担心小孩使用吸入性类固醇治气喘,会有发胖、生长趋缓的副作用。长庚医院儿童过敏气喘风湿科主任叶国伟驳斥传言「吸入式类固醇主要作用在肺部,剂量只有口服的1%,家长真的多虑了。」
马偕医院小儿过敏免疫科主任徐世达也背书,类固醇不会让孩子长不高,排斥使用类固醇导致气喘反复发作,才是可能影响身高的原因。叶国伟更直指,台湾家长恐惧类固醇,就是气喘儿病情控制不佳的主因。
除了因恐惧、病况改善而停止用药,家长也常忽略定期回诊的重要性。国民健康局强调,有些气喘儿童虽然看似没有症状,其实气管内仍在发炎,「气喘儿要『弃喘』,定期回诊追踪很重要。」
心法三气喘照样跑 才能战胜它
当医师与亲子携手在战场取得优势时,该怎么做才能打胜仗?答案是运动。「什么?边跑边喘还要跑?」对,你没听错,因为跑步能维持气喘童的肺活量,许多游泳、羽球与太极剑全国冠军小时都是气喘童,透过规律运动摆脱用药。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过敏气喘中心主任欧良修说,气喘儿应找出适合自己的运动,改善生活体质,台北荣总胸腔部主治医师彭殿王也称,一般患者治疗至少六周,三分之一的人能恢复正常生活,「我们鼓励患者多走出户外游泳、爬山。」
林口长庚医院举例,桃园龟山乡龟山国小少棒队长林凯钧曾是气喘儿,加入少棒队后,因为维持运动习惯,气喘不再复发。学生「小谦」也曾被气喘困扰,听从医生建议开始慢跑、游泳、打羽球,现在,大部分用药已停止。
那么,气喘儿要怎么动才能防止诱发气喘?欧良修指出,运动前做足暖身操或适度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就可有效预防气喘发生。至于长时间跑动、无法随时休息的运动,例如足球,建议选择当守门员,避免过度奔跑引发气喘。

气喘常见的迷思

迷思1没有症状就不需要用药









气喘是管慢性发炎反应,建议持续用药3至6个月,医师再视状况减少剂量甚至停药。
迷思2口服或吸入型类固醇都一样,用了会月亮脸或虎背熊腰
吸入型类固醇剂量只有口服的1/50到1/100,只作用于局部,不会有口服剂型副作用。
迷思3药就是毒,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依赖性
只在发作时使用短效型支气管扩张剂,久之会让气管硬化,并产生抗药性。请依医师指示用药,不用担心抗药性或是药量里的问题。
迷思4气喘发作再就医就行了
建议固定回诊,由医师评估气喘控制状况,并斟酌药量或调整药物。
迷思5气喘又不严重,平常不需使用气喘监测工具
气喘也是一种慢性病,建议利用「气喘控制测验」及尖峰呼吸流速器定期评估,提供医师诊疗参考。
迷思6气喘紧急发作,先送医院再说
可先使用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2至4口,每隔15至20分钟再吸,连续3次后如未改善,立即送医急救。
数据源/高雄柏仁医院儿童过敏气喘科医师王志禄

小叮咛/远离气喘 谨记四不要
1.油炸食物不可吃
爱吃炸鸡、薯条、汉堡等高热量速食,可能增加小孩子过敏体质,甚至诱发气喘。国家卫生研究院日前调查发现,常吃高热量食物、容易造成身体组织发炎,降低自体免疫能力,让体质逐渐变坏恶化,更可能引发气喘。
2.潮湿环境不久待
并非只有干冷空气会诱发气喘,美国近期研究指出,湿热天气也可能让轻度气喘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建议气喘患者在接触湿热空气前最好先使用气喘吸入剂,以预防呼吸道收缩。
3.维生素D不能少
除了服药,适时补充维他命D也能帮助抑制气喘病情,美加近年一项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肺功能较差,呼吸道也容易对刺激反应过度,气喘很容易恶化、难以控制。
4.冬令药膳不乱补
中医师表示,天气寒冷,不少民众会结伴吃麻辣锅、羊肉炉或各种药膳补品,但每个人体质不同,并非人人都能同吃一锅药膳,燥热体质者若补过头,不仅会口干嘴破、还可能痔疮出血、气喘发作,连心血管疾病也会更严重。
蔬菜+鱼油+优格 好「肺」力
除了正确用药与适当运动,气喘儿该怎么吃,也是家长心头的烦恼事。除了要谨记清淡饮食、避免生冷与辛辣食物等原则外,国家卫生研究院日前也推出「复合式膳食补充剂」,将蔬菜、鱼油、优格三种食材组合食用,就能让肺功能增加近三倍。
该院研究发现,气喘儿连续十六周补充由三种食材组合而成的膳食补充剂,成果惊人,不仅显著减少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及吸入性类固醇药物的使用,更显著改善肺功能,其中有一成一患者无须再用药。
虽然一般民众无法取得「复合式膳食补充剂」,家长仍能以食材按比例搭配,包括每日摄取四份蔬果,一份秋刀鱼(35公克)及两份优酪乳(每份约200cc)。国卫院群体健康科学研究所医疗保健研究组主任潘文涵说,「只要改变饮食型态,就能明显改善气喘症状。」
另在中医食疗部分,台北市立和平医院中医部前内科医师邱世宗解释,以陈皮、半夏、芥子清炖猪肺,可改善寒喘;杏仁、川贝母、海浮石加上冰糖,可调养热喘体质;核桃仁、蜂蜜加上开水及黄耆、大红枣煮汤,可用于气喘缓解期。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气喘照护」专题

  该文章《三大心法 拯救气喘儿》由网友『鱼与胸罩不可兼得』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