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发乳腺癌的人群应该怎么办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一种无声的挑战悄然来袭乳腺癌,成为了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沿海高于内陆,城市更是高于农村,这一趋势令人忧虑。对于易患乳腺癌的人群来说,了解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踪迹呢?这需要我们具备强烈的抗癌意识。遗憾的是,我国女性乳房的普查普及率并不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更是低于30%,而美国则高达80%。数字背后的差距揭示了我国女性对乳房自检的忽视。据中国人口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仅有半数女性每年进行乳房检查,近七成女性并不了解如何进行自检。
对于20岁以上的女性来说,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检至关重要。最佳的检查时间是在月经来潮后的第9至第11天,此时雌激素的影响较小,更易于发现潜在的病变。如何进行自检呢?你可以站在大镜子前,观察乳房的对称性和轮廓,检查皮肤是否有异常凹陷或颜色变化。接着,手指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步移动检查,注意是否有肿块,并观察是否有液体从乳晕处排出。如果发现异常,不要用力挤压或触碰。
仅仅依靠自检是不够的。由于个人技术的差异,可能会错过某些疾病迹象。我们需要将自检与定期的乳腺专科门诊体检相结合。两者的结合是乳腺癌筛查的经典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癌症早期就发现小于2厘米的肿块。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体检的频率也有所不同。一般建议20至40岁的女性每三年进行一次专业乳房检查,而40岁以上或有家族史的女性则应每年检查一次。
在门诊检查中,医生会在了解病史后进行手动检查,并结合图像学检查如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摄影等。必要时,还会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这些检查方法对人体无损伤,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乳腺致密的女性来说更为理想。钼靶摄影是近年来国际推荐的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手段,能够发现临床体检无法触及的肿块。
如果在临床检查中发现异常,我们会进行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活检。一旦发现癌细胞,我们会采取穿刺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有乳头溢液,还会采用乳管镜检查、乳腺导管造影、溢液细胞学涂片等检查方法。
乳腺癌不仅会对女性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给她们带来精神上的无形伤害,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我们呼吁所有20岁以上的女性学习乳房自检,注重定期检查乳房,将乳腺癌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只有我们充分意识到乳腺癌的严重性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才能守护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